自2022届开始,上海将完全进入“新中考”模式,高中阶段招生方法与以往相比,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变化只针对于市重点高中,对区重点、普通高中和中职校来讲,基本不会遭到什么影响)
第一,招生的方法从以往的五种整理为三种,马上自荐和推荐生合并为自主招生,并取消零志愿,将它优化整理入名额分配中。
2022年新中考全方位推行后,招生录取方法其实更简单明了。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后来居上”,直接将市重点以自招为主的年代,转向了更公平适当的“名额分配”的年代。这对于弱校来讲,其实是利好。
新的考试规范下,中考不再是初三第二学期末集中考完。而是变成了非计分科目随学随考,计分科目则是从初二第二学期末就开始了第一门历史学科的考查。初三第二学期4、5、6月份相继进行其他计分科目的考查。
中考计分科目考查的主要的变化是:
英语从150分卷面分变成了140笔试(含25分听力)+10分听说测试,这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无疑有着重大意义。
新增了计分科目“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跨学科案例剖析”。
原来实验操作考只有及格和不及格之分,新中考物化实验操作考计入中考分数,另外新增跨学科案例剖析题(主要涉及的是地理和生物这两门学科)。
从综合测试的提法就能看出,新中考考查更全方位,理化笔试分值由150降到120,同时加大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包含跨学科案例剖析,其实都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和对应用能力的看重。
另外从2022年开始,参加名额分配综合素质评价的学生,在原有中考分(满分750分)上增加综合考查得分(满分50分),按1:2的比率投档择优录取。
总的来讲,全学、全考、全用的导向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初中阶段打好基础,提高综合素质,防止过度偏科。考试内容以初中课程标准为依据,不会过深过难。
但对于不少学生来讲,面对这样多的考试考哪几科,怎么样合理分配时间,抓住考试知识点,高效学习,其实也是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