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8点50分,上海光大会展中心西馆一层内人头攒动。2014年冬天长三角联合师资招聘专场吸引了海量应届大学生。记者在现场发现,来自上海及长三角其他高校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愈加遭到中小学校喜爱。
今年12月和2015年1月,上海教委还将计划推行“引才计划”,将组织本市部分高中学校走进京沪综合性高水平知名高校举办师资招聘专场。
语数外教师仍是需要主体
本次招聘会由上海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牵头。依据组织方提供的数据,11月29日当天的招聘单位约有500家,有大学、中学、小学、婴幼儿园、中专、职校等各类学校和教育单位,提供教师职位2000余个,其中高校职位数约500个,普教中小幼职位数约1500个。预计2015年3月左右,上海师资招聘或有第二轮较高的用人需要。
据悉,与去年同期相比,伴随老教师退休和学校新增布点,教师需要总体呈平缓略升的态势,招聘状况维持平稳,小学、婴幼儿园招聘职位占五成以上。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仍是招聘的主体。
非师范生愈加吃香
来自安徽大学的硕士生向力华(化名)在大学里学的是政治学,他期望可以进入一所高中学校当政治老师。
向力华告诉记者,政治学的就业面相对较窄,他觉得当老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和师范生相比,我感觉自己在政治学这个专业方面的学习会更深入,至于师范生所具备的教学方法,我可以向老教师们学习,相信非常快就能积累起来。”
在昨天的招聘会现场,像向力华如此的非师范毕业生还有不少。记者发现,在面试的非师范应届毕业生中,英语专业的学生最多。
上国外国语大学习英语系大四的学生小徐已在半个小时内投出了4份简历。“几乎每所学校都在招英语老师,我感觉机会应该蛮多的。英语听说是我的强项,从刚刚和几位招聘老师交流发现,这一点非常受高中学校欢迎。”
一所高中学校的招聘负责人表示,和科班生的师范生相比,非师范生的底子更厚,可塑性更强。“师范生更不是一毕业就有教学经验的。新老师进校后,学校里一般都会有老教师带新教师,教他们怎么样驾御课堂、怎么样写教材等教学方法。”
吸引高素质的非师范生走上基础教育讲台,也遭到教育部门的看重。依据上海教委推出的“引才计划”,今年12月,部分上海高中学校将进入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与华东师大等综合性高水平知名高校拓展师资招聘专场。2015年1月,部分市级示范性实验高中还将赴北京,拓展师资招聘专场,吸引在京综合性高水平知名高校的出色学子面试上海教师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