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教育掌握第27次学术年会上,中国教育掌握顾问、国家教育考试技巧指导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表示,将来高考考试或将淡化按批次录取的传统模式,按专业大类录取,实行一档多投,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双向选择。
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推行建议》的需要,谈松华觉得,在将来的高考考试录取中或许会淡化按批次录取,即不再分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学生可填报多个志愿,不再按批次投档。谈松华讲解称,淡化批次后,学生可一档多投,依据学校反馈再做选择。譬如,北大、清华没录取,学生可再填志愿继续投档。这种双向多次选择,有益于学生和学校的双赢。
谈松华同时表示,将来高校或将以专业大类录取。由于北大、清华虽然综合排名排名前列,但不是所有专业都拔尖。而有的并不是985、211的高校,某些专业很出色,却招不到好学生。假如以后按专业录取,实行一档多投,学生可以选择好专业,一些学校的拳头专业也可以招到好学生。
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透露,将来5年国家将拿出2000亿元用于义务教育薄弱校的改造。刘利民介绍,过去因为经费不足,在一些经济落后区域过去出过诸如“学校没桌椅,学生自带桌椅上学”的“洋相”。对教育弱势群体的关注也成为教育部工作的重点,将来3年要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90%同意教育。据悉,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全国有8万名残疾儿童没入学,将来3年要分步安排,通过随班就读、打造特点学校、送教上门等方法解决他们同意义务教育的问题。
另外,为了达成“教育均衡”的目的,教育部研究打造现任教师校长交流轮岗规范,计划今年开始用3至5年时间,达成县范围内校长教师交流的规范化、正常的状态。优质学校每年需有高于10%的教师交流轮岗,校长、副校长连续任满两届后原则上也要交流轮岗。现在各省市都在拟定相应的轮岗规定。